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,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。請您參照我們最新版的 隱私權聲明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。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按 這裏。
COLUMNS
專欄故事
服務現場
〔 老老照顧:照顧他人,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 〕
許阿公(化名)原本是熱愛四處奔走的活力老人,但幾年前一場車禍意外使他的雙腳從此癱瘓,只能臥床由妻子打理一切。本應安享晚年的他,如今卻面臨生活驟變,無法繼續從事自己熱愛的事物。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,不論對誰都是種深深的折磨。
考量經濟因素,兩老並沒有申請看護,子女也因外出工作而無法時常陪伴在側,照顧許阿公的責任於是落到了妻子吳婆婆(化名)身上。吳婆婆細心照料丈夫生活的大小需求,從換尿布到幫丈夫移位......這些年輕人也不見得能輕鬆處理的工作,她都親力親為。但年紀漸長的她,每天要花上不少時間和力氣來完成這些繁瑣的日常照護,長時間下來使她的身心疲憊不堪,卻又無法抽身......
考量經濟因素,兩老並沒有申請看護,子女也因外出工作而無法時常陪伴在側,照顧許阿公的責任於是落到了妻子吳婆婆(化名)身上。吳婆婆細心照料丈夫生活的大小需求,從換尿布到幫丈夫移位......這些年輕人也不見得能輕鬆處理的工作,她都親力親為。但年紀漸長的她,每天要花上不少時間和力氣來完成這些繁瑣的日常照護,長時間下來使她的身心疲憊不堪,卻又無法抽身......
老老照顧的情形漸為普遍,且大部分的案例只有一位主要照顧者
過去社會中,年長者多由年輕人照顧,但隨著家庭結構改變,多數子女成年後外出工作或各自成家,一旦家中有照護需求,家庭中年長的成員便可能成為照顧者。尤其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,許多家庭難以負擔專業的長照服務,只能依靠子女或配偶來分擔這一重任。然而對於年長的夫妻而言,雙方的健康狀況往往無法應對長期照護所需的巨大負荷,老老照顧無疑是另一種沈重的負擔。
照顧者也要懂得自我照顧
經濟因素是影響照顧者是否要申請長照資源的主要考量之一,相較於雇用長照專業人員,由家庭成員照顧彼此更能減輕經濟負擔。但另一方面,照顧者須隨時注意失能者的需求,除了日常生活起居,還包含陪同就醫回診、沐浴等繁雜事務,勢必得犧牲自己的生活娛樂,將被照護者置於優先順位;若失能者患有失智症或精神障礙,照顧者還可能要應對其情緒波動或躁動行為,這些都是身為照顧者可能會面臨到的情境。多重壓力之下,不僅對於照顧者的身心相當消耗,還可能影響到照護品質,因此照顧者平時應注重自我照顧,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照顧他人,若評估自身已無法應付,應及時向外尋求資源或與其他親屬溝通協作。
了解長照資源,做好成為照顧者的準備
為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,各縣市皆設有長照服務據點,提供有長照需求者申請使用。服務內容包含日間照顧、照顧技巧指導、協助接送就醫或復健、長照輔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專業服務。另有針對家屬提供的照護諮詢及個別諮商服務,幫助家庭提升自主照護能力並予以情緒支持。照顧者可評估需求尋找對應的資源,獲得適當休息。
※有關政府長照資源可參考站外連結:https://www.gov.tw/News_Content_26_505332
除了善用長照資源、合理分擔照顧責任之外,親友間的一句關懷問候、分享照顧經驗或單純聆聽傾訴,也能為照顧者提供心理支持。因此建議家庭照顧者,保持與親友聯繫及維持社會連結,在老老照顧可能成為常態的趨勢下,我們不僅要做好成為照顧者的準備,平時也可多關注相關資訊,才能應對照顧過程中的各種突發狀況,並保障自己與被照護者的權益。
專欄故事
雲田邀集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士撰寫「專欄故事」與讀者分享特定議題,透過作者的描寫,帶領讀者看見服務現場的多元樣貌及探討當代社會趨勢。